文|敬一山

因售卖150碗熟肉,遭顾客以“三无产品”为由起诉,一农家网店被判赔5万元。这些天,王琼和她的“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”正处于舆论漩涡。

起诉王琼的,是一位职业打假人。这位职业打假人曾经起诉过很多小作坊、副食店、小超市,这次他先购买3份熟肉,取得王琼信任之后,又一下购买了150份,然后以“三无产品”为由起诉,法院继而做出了10倍赔偿的判决。

就法律而言,似乎并不存在很大争议。即便是散装食品,也应该在包装上标明名称、生产日期等信息。王琼解释当时订货量大时间紧,自己出现了疏忽。但这个“疏忽”,在法律上就是硬伤。

可在舆论场上,公众多数却对她持同情态度。因为基于朴素认知,大家觉得一个农村人做点小本生意不容易,只要产品没有质量或安全问题,仅仅因为没有贴上标识,就被职业打假人钻了法律空子,实在有些冤枉。5万元的罚款,也违背大家对“罪责相当”的直觉感受。

当然,也有些人认为,法律就是法律,店家明知应该贴标识却没做到,就是该受到惩罚。但愿经过此案,无论王琼还是其他经营者,都能对法律更有敬畏,这样才能走得长远,也是对消费者负责。就改善商业环境整体而言,法律也比道德更加可靠。

从职业打假人一方来看,他自己也有硬伤,被媒体曝光向法院提供的是虚假地址。其很重要的考量,应该是回避管辖权的问题,在重庆更能得到法院的支持。而这位职业打假人也没有否认,自己打假是为了赚钱,还在媒体公开回应,说不想讨论道德问题,自己的行为“合法就行”。

对于职业打假人的争议,其实由来已久。当职业打假人面对的是问题产品,是公众印象中“傲慢”的大企业时,无论法律上是否支持,网络舆论很容易表达力挺,觉得职业打假人是替普通人维权。毕竟不是每个人遇见问题产品,都有能力和精力去和企业“硬杠”。这种情形下,职业打假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力量。

当职业打假人面对的是王琼这样的小店家,情形恰好相反,即便法律上得到支持,很多人也会认为这样的打假失去道德底色,变成投机和逐利。职业打假人更在乎个人私利,而不是事关公众的食品安全时,当然就很难得到舆论的支持。

而从职业打假整体的走向来看,对准大企业的风险越来越高,在法律范畴内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。去年还有一则广受关注的新闻,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00后“职业打假人”陈之强,不到一年的时间和商家打了800多场官司,获利十多万元。但在2021年底,他收到当地法院的《民事裁定书》,认为其行为已构成了对诉讼权利的滥用。并且当地公安局对他涉嫌敲诈勒索案立案侦查。

陈之强的遭遇,也是职业打假人群体的缩影。“知假买假”然后维权的法律风险越来越高,这可能是他们转移“战场”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后续媒体也曝出其他案例,同样是职业打假人瞄准农家网店的“三无产品”索赔。因为这些网店确实缺乏规范性,所以主动赔钱私了或者获得法院裁决赔偿的可能性就高。

只不过,当职业打假人变成钻空子专门“监督”弱势店家的时候,其道德基础也就被瓦解。在逐步失去法律支持后,如果把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也消耗殆尽,职业打假人的路,就更难走了